工作是獲取收入。儲蓄是增加資本。投資才足以致富!
很多人也知道日出是美麗的,但等待的一刻卻沒有幾個能抵受睡魔的侵襲
升市時越望越高~跌市時越望越低~最後結果就係變左高買低賣
投資是一很孤獨和寂寞的活動,很多時候也只是在等待(有點像釣魚),這是與人的本性有相當背馳的
倘歐債惡化導致終極一跌,內地必會加大救市力度,如加速減存準率甚至減息,其時便是買入時機
很多人也知道日出是美麗的,但等待的一刻卻沒有幾個能抵受睡魔的侵襲
升市時越望越高~跌市時越望越低~最後結果就係變左高買低賣
投資是一很孤獨和寂寞的活動,很多時候也只是在等待(有點像釣魚),這是與人的本性有相當背馳的
倘歐債惡化導致終極一跌,內地必會加大救市力度,如加速減存準率甚至減息,其時便是買入時機
2012年投資預測
(1) 估計港股2012年出現「先低後高」的格局:先完成熊市C浪的調整,再藉國內政策放鬆而重新上升,恆指年底目標回到20,000點的水平。在大部份的熊市中,都會出現「兩隻腳」的下跌,筆者估計今次也應該不會例外:在2011年10月4日,恆指造出熊市第一隻腳A浪16,170點,當時讓市場感覺十分擔心,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投資者的擔憂開始減少,恆指亦出現一次可觀的B浪反彈,最高曾升至20,272點,幅度約為A浪跌幅的47%。估計未來將會出現C浪「終極一跌」的極壞消息,敬請大家小心為上。
(2) 在2011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帶出2012年「穩增長、調結構、防通漲」的大方向,對宏觀政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政策目標為「鞏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並將延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外需出口乏力的情況下,致府重點將放在擴大內需,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由於政策己從「壓通漲」變成「防通漲」,預期貨幣政策可從「收緊」轉向「中性偏鬆」,宏調可望逐漸鬆手(樓市除外!),A股走勢可望轉好,港股亦可從中得益,恆指下半年望可重拾升軌。
(3) 由於炒家及投資者數量已大幅減少,估計2012年香港樓市成交量會繼續低迷,但樓價跌幅只是短暫性,預期全年跌幅在10%之內。相反,國內樓市卻可能會步入寒冬期,預期政府對樓市的調控措施將會繼續,直至二手樓價下跌20%以上為止,而限價及限購的「雙限政策」將繼續推行;自從2011年10月之後,政府把調控的力度加大,部份一手新盤的樓價,較早前降價高達20%至30%,預期趨勢將會持續。
(4) 「終極一跌」的其中一個危險時刻,可能在明年的二月至四月,平均每個月有600億歐豬債到期,單是意大利在明年的二月至四月,償還本息巳高達1,613億歐元;若沒錢時又要伸手提出救援,或會引起市場另一輪的恐慌。估計在2012年的第一季度,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可能繼續加重,歐債危機或會向銀行體系蔓延,從而導致銀行出現危機。雖然歐元區應該不會瓦解,意大利和西班牙發生違約及退出歐元區的機會率也很低,但未來歐債的四大危機,特別是歐盟及IMF救助能力遭遇市場的不信任,卻有機會在待償債高峰期內發生,引起市場另一次較大的恐慌。
(5) 希臘發生違約及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目前正在逐步增加,高危期為二月份的大選,以及三月要償還115億歐元的債務。在2012年6月以後,若歐洲銀行成功築起「防火牆」,對希臘違約產生了「免疫力」,對救助希臘的動力就會減少,甚至迫使希臘違約及離開歐元區。
(6) 預期美國的經濟,將進入長期的低增長狀態。2012年為大選年,要民主共和兩黨在減赤上達成共識,將會更為困難;而穆迪或惠譽仍有機會下調美國AAA評級,或會引起市場恐慌。
訂閱:
文章 (Atom)
本網頁屬個人網頁,文章屬轉載及引用文章,出處自澳門流動社區財經金融版主buffetfans的文章,敬請留意。
BAIKINMAN-DOKINCHAN
股市趨勢的根源:*資金成本 *貨幣供應 *估值 *市場情緒 *經濟環境 *大企業盈利表現*市場心理預期
市盈率高低,跟抗跌力高低沒有任何關係,投資者看的是企業盈利的穩定性及增長潛力,相對他們付出的價錢,是否認為物有所值。
股票的利益是忍耐的報酬,賺錢十分一靠聰明,十分九靠忍耐
你可能艱苦經營而取不到成果,一次非常偶然的決定性機會才重要
股市趨勢的根源:*資金成本 *貨幣供應 *估值 *市場情緒 *經濟環境 *大企業盈利表現*市場心理預期
市盈率高低,跟抗跌力高低沒有任何關係,投資者看的是企業盈利的穩定性及增長潛力,相對他們付出的價錢,是否認為物有所值。
股票的利益是忍耐的報酬,賺錢十分一靠聰明,十分九靠忍耐
你可能艱苦經營而取不到成果,一次非常偶然的決定性機會才重要
選股準則::投資前, 首先需要區隔開那些是屬於買不得的老千股或垃圾股, 其次便是選擇那些是受惠未來發展趨勢的股票, 最後便從中選擇那些是值得買入的, 例如以預期估值及盈利增長、是否具有估值向上重估的催化劑、行業吸引力度、管理層能力和往績、公司的行業地位和經營模式、TA等等準則進行選擇。
入市前應先確認個 「 勢 」 ,步驟如下:確認大市強弱 → 確認相關股份板塊強弱 → 確認個別股份強弱 /估值/前景
入市前應先確認個 「 勢 」 ,步驟如下:確認大市強弱 → 確認相關股份板塊強弱 → 確認個別股份強弱 /估值/前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