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
- 把重心放在股東權益報酬率,而不是每股盈餘
大多數的投資人借著每股盈餘來判斷公司年度的績效,看看它們是否創下紀錄或較上一年度有顯著的進步。但是既然公司借著保留上年度盈餘的一部分來不斷增加公司的資本,盈餘的增長就顯得毫無意義。
衡量每年度績效的一個比較真實的方法是:股東權益報酬率---營運收益興股東權益比,因為它已考慮了公司逐漸增加的資本額。
2. 計算「股東盈餘」
并不是所有的盈餘都在平等的基礎下創造出來的。有高固定資產的公司,相對於固定資產較低的公司,將需要更多的保留盈餘,因為盈餘的一部分必須被劃撥出來,以維持和提升那些資產的價值,因此,會計盈餘需要被調整以反映一些產生現金的能力。
巴菲特提供一份較為正確的計算方式,他稱之為「股東盈餘」。決定股東盈餘的方法是將折舊,耗損和分期攤銷的費用加上淨利,然後減去那些公司用以維持其經濟狀況和銷售量的資本支出。
3. 尋找高毛利率的公司
高毛利率反映的不只是一家壯大的企業,同時也反映出經營者控制成本緊抓不放的精神。巴菲特欣賞注意成本觀念的經營者,而厭惡放任成本不斷擴大的經營者。
4. 對於保留的每一塊錢盈餘,可以確定公司至少已經創造了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林園
1. 利潤總額---先看絕對數
利潤總額能直接反映企業的「賺錢能力」,它和企業的「每股收益」同樣重要,若一家上市公司一年只賺幾百萬元,在林園看來,這種公司是不值去投資的,還不如一個個體戶賺得多。所以,林園對企業年利潤總額的定義至少都要賺一億。
2. 每股資產--不要去關心
能夠賺錢的淨資產才是有送淨資產,否則可以說是無效淨資產。比如說,上海房價大漲之後,有一些人要對上海商業股資產淨進行重新估值,理由是上海地價大漲了,重新估後它的淨資產應該大幅升值,但在林園看來,這種升值不能帶來實際的效益,也可以說是無意義的,最多也只是紙上富貴。
3. 淨資產收益率---10%以下免談
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都是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財務指標。
其計算公式為: 淨資產收益率=真淨收益/淨資產)x100%
如企業的淨收益率只得10%,即實際上就是投資100元,每年才能賺到10元,不值投資研究吧。
4. 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而且趨升
5. 應收賬款--注意迴避
6. 預收款--愈多愈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