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道,當買入股票後你便是成為這間公司的股東。公司賺錢便可以透過股價上升及收取股息從而分享當中盈利,蝕錢的話便是透過股價下跌及不能收取股息因而承擔當中損失。
即使投資人為投資目標做盡功課,一或是直接參與經營這間上市公司,你都不能完全確定這間公司的業務最終是一定成功及達到預期目標。因為做生意有時是會遇上「意料之外」的風險,這便是所謂「人算不如天算」的道理。
亦是如此,進行股票投資,切記不要進行「一注獨贏」的投資策略,一或是對某隻股票持倉過重,例如超過50%。而是需要透過部署投資組合,從而「洽當地」分散投資風險,長遠而言投資勝算是會較大,所冒風險亦會較少。
其實不少投資書籍都已經講解,進行「合適」分散投資是可以增加投資組合效益及減低投資風險。當中Efficient Frontier是具代表性的投資理論之一,對此不認識的朋友是可以到圖書館或找尋相關網頁作參考。
那麼如何部署投資組合才最洽當?
首先一定要知道(1)那些是屬於現金流、派息和經營模式穩健,經營市場是處於多個地區,兼往積表現良好的股票。這類股票是具有一定防守性,從而可以增加投資組合整體價值的穩定性。亦可以為投資組合提升平均股息率,因而增加投資人的股息收入。例如5、2888、945等。
亦要了解(2)那些是屬於現金流、派息和經營收益於長線而言是具有增長性、往積表現良好,行業風險較低兼不具強烈周期性,前景樂觀,但經營市場是處於較高風險地區的股票。這類股票是具有增長性,以及相對二三線股票而言是具有較高的防守性,但風險是較上述第一類股票為高。因此這可以為投資組合提升股息增長空間及加快投資組合價值的上升速度。例如2628, 3968, 941, 2388等。
另外要明白(3)那些是屬於潛在增長空間相對龐大,但長遠而言現金流、派息和經營模式可能是相對不太穩健,或行業具周期性或有其他潛在風險。因此投資風險是相對較高,股價波幅亦會很大。這類股票一般是以二三線股居多,例如2343、2314、3998、2689、1688等等。這類股票是較適合作中短線投資/投機,一或是以風險基金形式持倉,即是能夠接受其巨大的股價波幅及潛在風險。當股價達到投資目標估值後便沽出獲利,成功的話投資回報是驚人的。
還有一類,(4)這些是與上述第三類差不多,都是屬於行業具周期性或具有其他風險、但潛在增長空間龐大的二三線股。可是分別在於這類股票是屬於國家戰略行業,背後是得到政府的支持,因此相關風險是較上述第三類的二三線股為少(*例如沒有清盤風險)。另外由於得到政府或國企母公司扶持,它們長遠前景亦較為明朗。例如300、1062、2727、 1208等等。
如果要有效控制投資組合風險及增加穩定性,那應該盡量重倉持有上述第一類及第二類的股票。因為這類股票是屬於較低風險,但其穩健增長的現金流可以給予公司有能力持續提升股息率,從而增加投資人的股息收入。即使股市是長期處於氣氛較差時期,普遍股票估值大降,但這類股票所提供的股息收入,可以給予投資人有能力於低價吸納合適股票或進行其他投資,從而不會錯失這些難得低價買入的投資機會。另外,這些持續性的股息收入亦可以補償於早前高風險投資的損失,於長線而言可以使投資組合容易立於不敗之地。而且穩健現金流和具持續派息能力的股票,一向都是防守性較強,股價下跌空間亦是相對較低,因而可以增加投資組合整體價值的穩定性。
至於關於上述第三類及第四類的股票,雖然潛在增長空間龐大,但相對風險較高,股價波幅亦會很大。為了增加投資組合價值的穩定性及控制相關投資風險,盡量不要重倉持有這類股票。一旦買下這類股票,除非是作中短線投資/投機目的,否則的話這類股票是需要以風險基金形式持倉,即是自己能夠接受其巨大的股價波幅及潛在風險。成功的話投資回報是驚人的,因此即使持倉數量不大,這類股票都可以提升投資組合整體價值的上升空間。但亦是由於持倉數量少的關係,即使在相關股票投資遇上虧損,對投資組合整體價值的影響不大,而且如早前所說,,持續性的股息收入亦可以補償這方面的投資損失,從而把相關投資風險及潛在損失減至最低。
總而言之,懂得部署投資組合,「洽當地」分散投資風險,盡量不要一面倒看好而進行「一注獨贏」的投資策略。這樣長遠投資勝算才會較高,所冒風險亦是相對較低。不過前題是,所分散的投資必須是自己清楚了解及有能力持續跟進掌握現況的才行。千萬不要為分散投資而過度分散,最後自己沒有能力持續跟進因而出現問題,因此進行分散投資時是一定要取得一定平衡才行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