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自踏入九月以來氣勢如虹,不但重上20000點水平,更有直搗22000點之勢。昨天中國公佈了一系的經濟數據,總的 來說皆比市場預期為佳。1至8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大幅上升33%,主要由房地產投資所帶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較7月提升0.2%至15.4%。但中國三份一經濟增長的出口仍未能扭轉跌勢,8月仍要跌23.4%,這項數據在短期內相信仍難以有顯著的改善。雖然中央在今年大舉增加信貸,然而通脹並未見有抬頭的跡象,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本月跌1.2%,工業品出廠價則跌7.9%,這主要與上年同期的價格基數較高及本年的商品價格大幅回落有關。在工業方面, 受房地產投資所帶動,8月的工業增加值達12.3%,較上月的10.8%及預期的2%為高。而投資者最關心的信貸增長則較7月份有所上升,達4,104 億,反映中央領導人言出必行,對信貸仍持有適度寬鬆的態度。看過這些數據後,小弟可以更加確信中國的經濟已徹底走出谷底,加上民間投資活動回升,可以預期 在未來幾季的經濟增長將會越來越快,經濟好加上企業盈利改善,牛市的趨向更加明確,大家要好好把握機會,每次回調都要吸納股票。
近來多了學者出來呼籲中央要開始未雨綢繆,要慎防因為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而令惡性通脹出現。小弟認為有這顧慮可以理解,但領導人不要過份謎信經濟學上對於通脹的指標,在通脹預期未有形成之勢的情況下,也莫要出重手調控。中國的通脹應該處在4%才算是適中,而非學界一直強調的2%,今天就說一說這個問題。
大家經常說通脹,其實甚麼是通脹?例如黃先生今天去超級市場買即食麵,昨天賣2元一包,今天賣2.5一包,這是不是通脹或者算是惡性通脹(一天升價25%)?若你的答案是「是」的話,請再把書櫃上的經濟學理論重讀一篇。
價格的上升並不等於存在通脹,因為價格上升的其中一個因素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若供應少了或者需求多了,價格自然會被拉高而上升。價格上升,利潤增加又將 吸引其他市場參與者進入,令供應上升,拉動價格下降,這個過程是經濟的自然週期,在此情況下的短期價格上升,並不形成通脹,因為消費者都預期價格在未來將會回落。
然而另一個情況則不同,以油價為例,由於全球庫存及剩餘產能的大幅減少,令消費者預期油價只會不斷上升,因而在今天大量買入以減少將來價格上升所帶來的損 失,令需求不斷上升,供應在客觀調件限制下可能在短期內大幅上升,令價格越升越高,價格上升又再令消費者確信這種上升的「預期」,令消費者再加速囤積相關 商品,惡性循環,這就是所為的通脹預期及附帶的市場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所產生的價格上升,才算是正真的通脹。
觀乎中國目前的形勢,在短時間內很難形成通脹,甚至與惡性通脹相距甚遠。一來中國在四萬億的投資政策推動下,令產能出現過剩,加上人民幣仍處在強勢地位, 沒有美元那種貶值預期的因素所左右,令生產商及零售商不能大幅提價,消費者的通脹預期亦難以形成,在未來一兩季內,中國要面對的仍是通縮而不是通脹的威 脅。小弟深信中央的領導人對此應該有一定的理解,因此才決定維持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亦是小弟認為中央在短期內不會大舉推出收緊政策的原因之一。
當然,在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市場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通脹是一定會再重燃的。中國的過剩產能亦會逐漸被消化或者取代,因此小弟預期中國在明年會再出現通 脹。不過我認為若通脹在4%以下的話,中央不宜大舉打壓經濟。如上年一樣,小弟認為中國出現8%以上的通脹並不足懼,因為價格的上升主要來自農產品,且政 府有大量的糧食儲備,可以用來調節市場價格,然而中央卻採取高壓措施,把經濟硬生生壓下去,令中國出現危機,這明顯是政策失誤,小弟現時仍這麼認為。幸好 中國基礎好,有老本可依,不然在這場金融海嘯的洗禮下,真的不知如何自處。
中國自古有句古語云:「穀貴傷民,穀賤傷農。」中國目前有超過8億的農民,占人口的比例超過六成,比全球農業人口平均比重還要高12%,佔全球農業人口的 三份之一。要養活這麼龐大的人口,單靠政府補貼是萬萬不足的,因此中央可以利用通脹,讓農產品價格向上,以增加農民的收入,一來可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 二來令城市及農村人口的收入差距可以縮減,減少社會上貧富差距的矛盾。當然,過高的農產品價格及通脹會影響社會的安定繁榮,所以這個通脹需要有一個指 標,2%略嫌太低,始終中國經濟面貌與發達國家仍存在明顯的差異。為了讓農民增加收入,小弟認為4%是可接受的水平,因為城市人口的工資增長每年都達雙位 數,有能成承受價格上升的影響。希望領導人可以作更通全的考慮,通脹並不如想像中可怕。市場上百家爭鳴,但對的方嚮往往只有一個,「一收就死,一死就放, 一放就亂」的傳統政策行動是時候作出改變了,否則經濟永遠也只是大起大落,受苦的仍然是國民。
工作是獲取收入。儲蓄是增加資本。投資才足以致富!
很多人也知道日出是美麗的,但等待的一刻卻沒有幾個能抵受睡魔的侵襲
升市時越望越高~跌市時越望越低~最後結果就係變左高買低賣
投資是一很孤獨和寂寞的活動,很多時候也只是在等待(有點像釣魚),這是與人的本性有相當背馳的
倘歐債惡化導致終極一跌,內地必會加大救市力度,如加速減存準率甚至減息,其時便是買入時機
很多人也知道日出是美麗的,但等待的一刻卻沒有幾個能抵受睡魔的侵襲
升市時越望越高~跌市時越望越低~最後結果就係變左高買低賣
投資是一很孤獨和寂寞的活動,很多時候也只是在等待(有點像釣魚),這是與人的本性有相當背馳的
倘歐債惡化導致終極一跌,內地必會加大救市力度,如加速減存準率甚至減息,其時便是買入時機
2009年9月13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本網頁屬個人網頁,文章屬轉載及引用文章,出處自澳門流動社區財經金融版主buffetfans的文章,敬請留意。
BAIKINMAN-DOKINCHAN
股市趨勢的根源:*資金成本 *貨幣供應 *估值 *市場情緒 *經濟環境 *大企業盈利表現*市場心理預期
市盈率高低,跟抗跌力高低沒有任何關係,投資者看的是企業盈利的穩定性及增長潛力,相對他們付出的價錢,是否認為物有所值。
股票的利益是忍耐的報酬,賺錢十分一靠聰明,十分九靠忍耐
你可能艱苦經營而取不到成果,一次非常偶然的決定性機會才重要
股市趨勢的根源:*資金成本 *貨幣供應 *估值 *市場情緒 *經濟環境 *大企業盈利表現*市場心理預期
市盈率高低,跟抗跌力高低沒有任何關係,投資者看的是企業盈利的穩定性及增長潛力,相對他們付出的價錢,是否認為物有所值。
股票的利益是忍耐的報酬,賺錢十分一靠聰明,十分九靠忍耐
你可能艱苦經營而取不到成果,一次非常偶然的決定性機會才重要
選股準則::投資前, 首先需要區隔開那些是屬於買不得的老千股或垃圾股, 其次便是選擇那些是受惠未來發展趨勢的股票, 最後便從中選擇那些是值得買入的, 例如以預期估值及盈利增長、是否具有估值向上重估的催化劑、行業吸引力度、管理層能力和往績、公司的行業地位和經營模式、TA等等準則進行選擇。
入市前應先確認個 「 勢 」 ,步驟如下:確認大市強弱 → 確認相關股份板塊強弱 → 確認個別股份強弱 /估值/前景
入市前應先確認個 「 勢 」 ,步驟如下:確認大市強弱 → 確認相關股份板塊強弱 → 確認個別股份強弱 /估值/前景
1 則留言:
May be it is time for the government to reduce the weight of food stuff in CPI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