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方壓力之下,歐盟總算妥協,與IMF攜手成立一個7,500億歐元的救市基金,以維護歐元及防此希臘的危機擴散到其他國家。在這個利好因素下,希臘的債務危機算是告一段落,西班牙及葡萄牙也能夠成功發債,炒家雖然仍在興風作浪,但經驗告訴我們,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對抗政府的有型之手,所以相信炒家並不能威風得多久。若歐元能穩定下來,歐美方面的不明朗因素相信可以逐步解除。
受歐盟救市的消息刺激,環球股市上周出現了反彈,港股亦受惠重上20000點的水平,可惜升勢卻有點乏力,主要受內地調控樓市、收緊銀根及內銀股集資潮這三座大山所拖累。雖然如此,小弟卻認為無論是內地A股或港股都應該差不多完成調整,上述的不明朗因素已經得到反映,只待中國的通脹見頂,中港股市將再展現新的升浪。
中港股市目前有很大的關聯性,小弟認為港股已完成調整主要理據是建基於A股應該已開始尋底。根據上海股市過往十年的數據分析,中國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為35倍,標準差為14倍,即正常市盈率波幅應為21倍至49倍之間。
上証指數目前的市盈率為20倍左右,與平均水平有41%的折讓,近四季的滾動市盈率 (Rolling PE) 則為18倍,已接近正常波幅的底部。企業盈利在未來幾季會持續改善,若指數維持現水平不變的話,預期市盈率與平均水平的折讓將會越來越大,所以小弟並不相信A股會繼續尋底,現水平已有足夠理由吸引資金入市。
很多人憂慮內地的通脹會令中央大幅加息,股市會因此而受壓,但這個觀點是錯的,通脹永遠不是內地加息的主要考慮因素,息口上升與否與中國經濟的起跌關係更大。遠的不說,就以2008年中國上半年的通脹率平均達7.9%,但人民銀行在2007年12月把一年期存款上調至4.14厘後便沒有再上調。主要因為當時次按風暴已有惡化迹象,內地的出口也有放緩之勢,GDP增長也開始減慢,可見領導人把考慮息口去向時是把經濟放在通脹之前。
內地的出口目前已有顯著的改善,但中央近來對樓市的調控勢必會拖慢內地的經濟增長速度,據一些分析師的估計,樓市調整會令內地的GDP增長下跌2%,即內地第三季的GDP可能要由接近12%放緩至10%以下,這是最樂觀的估計。內地有個惡習,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到中央動真格的時候,又個個鬥快收緊,令調控的力度遠大於當初的估計,弄不好可能令中國出現硬著陸。
中國目前有必要保持8%或以上的經濟增長,否則難以創造足夠的職位吸納新增的勞動人口,為了不讓經濟大起大落,就算面對通脹,在目前的狀況下,中央也不可能大幅調升利率,直至是次對樓市的調控見到成效,經濟又沒受太大衝擊的情況下,中國才會把利率逐步上調。基於這個原因,小弟仍維持內地今年最多只會加息三次,累計幅度也不會超過1%的預測。
若存款利率只是稍為高於3%,A股以現市值計算,盈利報酬率(每股盈利/股價)卻接近5厘,聰明的資金相信會懂得選擇。若小弟看法正確,A股成功築底後,港股最大的不明朗因素亦將會消除,下半年股市相信會遠較上半年樂觀,現水平已可以開始入市,先下第一注,見有調整再把其餘的資金投入,但還是要提醒各位,在芸芸眾股中,內房股今年是便宜莫貪。
文章轉自: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forumdisplay.php?fid=5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