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分析過中央允許融資融券及指數期貨出台很可能是新一輪升市的觸發點,今天想多談談一些這對香港未來的影響。
大家也知道,香港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樽頸階段,所有本身的強項及優勢也在逐步消退之中。目前仍可引以為傲的,相信就只剩金融業。
無可否認,香港金融業在全球中是享負盛名的,無論在監管、法制及產品創新方面也具世界水準。背靠祖國,香港承地利之機成功引入內地企業到港上市,迅速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眼球,資金源源不絕湧入香港,成就金融業的豐功偉績。
相較內地的金融市場,香港是正值盛年的男士,中國則還只能算是牙牙學語的小童。然而,人會長大,金融事業亦會隨時日而發展轉變,總有一天內地股市能頂起全球半邊天,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市場。融資融券及股指期貨的出台正是反映內地已做好準備,逐步把金融業與國際接軌,為建立金融中心跨出了一大步。
中國的股市一直被人視為不成熟及政策市,主要原因是專業投資者參與較少,以及沒有對沖金融產品作互補,令股市的升跌與企業盈利甚至經濟實際情況脫軌。在增加專業投資者方面,中國已做了很多,先培養本土的專業投資機構,再慢慢透過QFII引入外國其他大戶,雖然目前A股仍以散戶主導,但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機構投資者的比重將逐步上升,估值將趨向合理。同時,推出融資融券及股指期貨,有助抑制市場的過度偏離,對股市的長遠發展有利。以目前的狀況看,內地股市已漸見金融中心的雛型,未來只是等待其發酵成酒,成為上品佳釀而矣。
香港呢?近來無論在政治或經濟民生上都爭拗不斷,令發展已遠遠落後於形勢。就以興建高鐵為例,大家也知這是一項對香港未來有重大益處的項目,然而談了又談,討論諮詢了這麼久仍沒有結果,每個政客也只為自己爭取政治本錢,內耗不斷,不要說要創新突破,單單要維持原地踏步也不是易事。目前的世界發展一日千里,不進就已代表退步,香港不斷被內部問題磋砣歲月,讓很多機會白白流走,是香港市民的悲哀。
內地股市的發展已開始進入高速公路,目前唯一也是最重要的障礙在於人民幣仍未能自由兌換,否則香港的生意早被內地搶佔。試想想,現時十大成交股票中,有多少隻還是香港的股票?藍籌股之中,有多少企業沒有在中國有業務?若人民幣日後能自由兌換,中國的金融法制能更加完善,資金的流進流出能更自由的話,內地企業還有到港上市的必要嗎?
香港沒有把握好早前的機會,現在後悔也沒用,不要聽信那些所謂專家經常說香港還有這個優勢,那個優勢了。真的優勢是在別人在追趕你的時候,你已經進入到另一個新的領域,把對手再度遠遠拋離。當別人亦步亦趨,你仍只想我與他還有100步、50步的距離是自欺欺人。終有一天,若你看見對手已和你并肩而行的時候,你想再超前絕對是一件艱難的事。
香港在金融發展的盛宴上已經享受了一頓滿漢全席,現在是上甜品的時候,雖然離散席仍有一段時間,但已為時不遠了。
雖然為時已有點晚,要做的還是要做。香港目前首要做的是想辦法融入內地,凡是對內地有幫助的也要爭取去做,把自己的身段放低一點,眼光看得遠一點,紛爭少一點,香港未來相信仍有其生存的空間。
說到金融業,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會想起港交所未來將會何去何從。算小弟說一句不中聽的話,港交所終有一天會被內地交易所併購。因為只要人民幣能自由兌換,港股的成交將會開始萎縮,資金都跑到內地去了,要保持競爭力,「爭取」合併是港交所唯一的出路。當然,內地的股市仍需要時間發展,港交所的地位在未來幾年相信仍很穩固,之後會慢慢把歷史重任交托予內地。所以小弟認為投資港交所是中短線無近憂,長遠卻存在遠慮。
工作是獲取收入。儲蓄是增加資本。投資才足以致富!
很多人也知道日出是美麗的,但等待的一刻卻沒有幾個能抵受睡魔的侵襲
升市時越望越高~跌市時越望越低~最後結果就係變左高買低賣
投資是一很孤獨和寂寞的活動,很多時候也只是在等待(有點像釣魚),這是與人的本性有相當背馳的
倘歐債惡化導致終極一跌,內地必會加大救市力度,如加速減存準率甚至減息,其時便是買入時機
很多人也知道日出是美麗的,但等待的一刻卻沒有幾個能抵受睡魔的侵襲
升市時越望越高~跌市時越望越低~最後結果就係變左高買低賣
投資是一很孤獨和寂寞的活動,很多時候也只是在等待(有點像釣魚),這是與人的本性有相當背馳的
倘歐債惡化導致終極一跌,內地必會加大救市力度,如加速減存準率甚至減息,其時便是買入時機
2010年1月11日星期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本網頁屬個人網頁,文章屬轉載及引用文章,出處自澳門流動社區財經金融版主buffetfans的文章,敬請留意。
BAIKINMAN-DOKINCHAN
股市趨勢的根源:*資金成本 *貨幣供應 *估值 *市場情緒 *經濟環境 *大企業盈利表現*市場心理預期
市盈率高低,跟抗跌力高低沒有任何關係,投資者看的是企業盈利的穩定性及增長潛力,相對他們付出的價錢,是否認為物有所值。
股票的利益是忍耐的報酬,賺錢十分一靠聰明,十分九靠忍耐
你可能艱苦經營而取不到成果,一次非常偶然的決定性機會才重要
股市趨勢的根源:*資金成本 *貨幣供應 *估值 *市場情緒 *經濟環境 *大企業盈利表現*市場心理預期
市盈率高低,跟抗跌力高低沒有任何關係,投資者看的是企業盈利的穩定性及增長潛力,相對他們付出的價錢,是否認為物有所值。
股票的利益是忍耐的報酬,賺錢十分一靠聰明,十分九靠忍耐
你可能艱苦經營而取不到成果,一次非常偶然的決定性機會才重要
選股準則::投資前, 首先需要區隔開那些是屬於買不得的老千股或垃圾股, 其次便是選擇那些是受惠未來發展趨勢的股票, 最後便從中選擇那些是值得買入的, 例如以預期估值及盈利增長、是否具有估值向上重估的催化劑、行業吸引力度、管理層能力和往績、公司的行業地位和經營模式、TA等等準則進行選擇。
入市前應先確認個 「 勢 」 ,步驟如下:確認大市強弱 → 確認相關股份板塊強弱 → 確認個別股份強弱 /估值/前景
入市前應先確認個 「 勢 」 ,步驟如下:確認大市強弱 → 確認相關股份板塊強弱 → 確認個別股份強弱 /估值/前景
1 則留言:
想請問先生為什麼認為只要人民幣能自由兌換,港股的成交將會開始萎縮? 不是差不多中國所有範疇的一二線股都已經在香港上市了嗎? 如果人民幣自由流通, 先生會否不再用港交所買中國的股票呢? 自由兌換是外國基金唯一考慮因素?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