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獲取收入。儲蓄是增加資本。投資才足以致富!
很多人也知道日出是美麗的,但等待的一刻卻沒有幾個能抵受睡魔的侵襲
升市時越望越高~跌市時越望越低~最後結果就係變左高買低賣
投資是一很孤獨和寂寞的活動,很多時候也只是在等待(有點像釣魚),這是與人的本性有相當背馳的
倘歐債惡化導致終極一跌,內地必會加大救市力度,如加速減存準率甚至減息,其時便是買入時機

2010年5月4日星期二

市場在逼迫歐盟就範

標普上周下調希臘的主權評級,令還球股市一日間蒸發了一萬億美元,該評級機構的行動受盡千夫所指,然而小弟認為是歐盟諸國各懷鬼胎所造成的結果。作為一間評級公司,標普的行動在客觀上是沒有問題的,若它因受外界壓力而放寬評級標準的話,那還有甚麼公信力可言,投資者日後還會相信它們的公證性嗎?所以在這個層面上看,我們不應該批評標普的行動,它們是正確的。希臘的問題本來就是歐盟自己咎由自取,市場現在以行動以逼歐盟拾起這個包袱,今天就和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先說一說歐盟成立的背景。幾個世紀以來,歐洲經歷了無數的腥風血雨。1870至1945年間,法國與德國進行了三次戰爭,各國人民死傷無數。有見及此,許多歐洲國家的領導人相信只有從經濟及政治上統一歐洲才能令她可以長期和平和繁榮。在此背景後,法國首先倡議整合西歐煤鋼工業,於1951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並擁有六名成員,包括比利時、西德、盧森保、法國及意大利,這是歐洲國家合作的一個雛形。

隨著歐洲諸國的持續合作及發展,貿易壁壘亦逐步打破,這有利建立“共同市場”這個宏願。20世紀90年代,出入歐盟內部邊境不再需要護照及海關檢查,因此人們可以自由地來往於歐洲各國。該舉措為歐洲帶來了更大的人口流動性,例如,自1987年起,在歐盟的支持下,超過一百萬的歐洲青年在國外求學。

1992年,歐盟決定籌建經濟暨貨幣聯盟(EMU),發行由歐洲中央銀行管理的單一歐洲貨幣。2002年1月1日,單一貨幣歐元成為現實,12個歐盟成員國(比利時、德國、希臘、西班牙、法國、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奧地利、葡萄牙及芬蘭),使用歐元代替了本國貨幣。斯洛維尼亞於2007年開始使用歐元。始後歐盟的成員國不斷擴大,為了確保擁有27個或更多成員國的歐盟能繼續行之有效地運作,其決策體系必須重新組織。2009年12月1日生效的里斯本條約(Treaty of Lisbon)讓擴大後的歐盟能夠以更有效率的架構運作,且整合歐盟共同外交政策,讓歐盟能夠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當年歐盟要求成員國的財政赤字率和債務率上限分別為3%及60%,但為了加快共同貨幣建立的進程,歐盟領導人決定,如果1997年能把財政赤字降到3%以下,債務率可以暫時不管,結果讓希臘這個債務率超過100%的會員成功入會,埋下今天危機的伏線。

希臘弄至今天的田地,高盛亦應記一功。當年希臘為了減低債務率,與高盛作了一筆交叉貨幣互換的交易。這些交易減少了希臘外幣計價債務的價值高達23.67億歐元,使希臘2001年的債務率從105.3%降低到103.7%,財赤率從4.64%降低到4.5%。當然,世上沒有免費午餐,高盛願意這樣做是因為希臘承諾在未來某個時點支付給高盛高於市價的回報。這變相是希臘透過財務技巧透支未來的現金水流,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希臘當年所種下的惡果。

從上述的歷史背景中,大家應該可以明白到歐盟的問題其實是自食其果,咎由自取,若當年不是急於求成就不會有今天的結局。

事而至此,也不是怪責誰是誰非的時候,市場亦正就此以行動逼歐盟,尤其是德國就範。自希臘債務危機爆發後,歐盟的態度實在令人焦慮,各主要成員國口上說支持希臘解決危機,但一說到錢,就裝作看不見,聽不到。幸好有市場先生為投資者出氣,以行動來拋售歐元,令其價值在短時間內大幅下跌。一國的貨幣在短時間內大幅貶值將令國家的經濟出現大動蕩,如是只有一國的貨幣貶值還容易解決,但若是一個同盟的貨幣貶值則是一個大危機,處理不好分分鐘令這個辛苦建立下來的歐洲最大經濟體解體。

小弟想德國、法國這兩個歐盟「帶頭大哥」不會不明白固中的道理,所以我並不擔心希臘最終會出現失救的現象。在IMF及歐盟的全力支持下,希臘的危機即將會成為過去,其他歐洲「豬」國的問題相信亦會由歐盟及IMF去支援解決。短期內雖市場雖然仍會受此負面消息影響而出現波動,但我認為難以再掀起像金融海嘯盤的大波。

寫此文期間,得知歐盟已與IMF達成協議,為希臘提供1100億歐元分三年發放的貸款,該危機相信暫可告一段落。

文章轉自: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forumdisplay.php?fid=5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本網頁屬個人網頁,文章屬轉載及引用文章,出處自澳門流動社區財經金融版主buffetfans的文章,敬請留意。
BAIKINMAN-DOKINCHAN
股市趨勢的根源:*資金成本 *貨幣供應 *估值 *市場情緒 *經濟環境 *大企業盈利表現*市場心理預期
市盈率高低,跟抗跌力高低沒有任何關係,投資者看的是企業盈利的穩定性及增長潛力,相對他們付出的價錢,是否認為物有所值。
股票的利益是忍耐的報酬,賺錢十分一靠聰明,十分九靠忍耐
你可能艱苦經營而取不到成果,一次非常偶然的決定性機會才重要
選股準則::投資前, 首先需要區隔開那些是屬於買不得的老千股或垃圾股, 其次便是選擇那些是受惠未來發展趨勢的股票, 最後便從中選擇那些是值得買入的, 例如以預期估值及盈利增長、是否具有估值向上重估的催化劑、行業吸引力度、管理層能力和往績、公司的行業地位和經營模式、TA等等準則進行選擇。
入市前應先確認個 ,步驟如下:確認大市強弱確認相關股份板塊強弱 確認個別股份強弱 /估值/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