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獲取收入。儲蓄是增加資本。投資才足以致富!
很多人也知道日出是美麗的,但等待的一刻卻沒有幾個能抵受睡魔的侵襲
升市時越望越高~跌市時越望越低~最後結果就係變左高買低賣
投資是一很孤獨和寂寞的活動,很多時候也只是在等待(有點像釣魚),這是與人的本性有相當背馳的
倘歐債惡化導致終極一跌,內地必會加大救市力度,如加速減存準率甚至減息,其時便是買入時機

2010年8月9日星期一

中國正面臨糧食危機

2008年的金嘯海嘯,吸攝了全球人類的眼球,為了拯救環球經濟,各國政府及央行都推出大規模的救市措施,雖然金融資產的價值蒸發了萬億美元,但總算把全球經濟拉了起來,餘波仍然未了,可幸最黑暗的日子已過去了。

可惜,全球人類目前正面臨第二個關乎生死的大問題,只因爆炸性不及金融海嘯,其嚴重性一直被大眾所忽視,小弟今天就借機談談這個我們以後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糧食危機。

根據全球糧食的供求數據,2009年的穀物產量大約為22.34億噸,而消耗量為22億噸多一點,反映目前糧食的供需正處在平衡狀態。然而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上升以及耕地面積的減少,糧食的供應將會出現緊張。其他國家小弟不說,糧食危機可能很快就會在中國出現。

在中央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作用下,2009年糧食生產量連續第六年獲得豐收,總產量達到5.308億噸,消費量5.2億噸,供應基本可以滿足市場的需要。然而只要參考每年的產量數字,不難發現中國的糧食供應其實危機重重。

小弟參考了過往60年的數據,自60年代產量達到峰值之後,內地的糧食產量似漸漸到了瓶頸,1950年-1960年的年平均年增長為0.9%;1961年-1970年為5.3%;1971年-1980年為2.9%;1981年至1990年為3.4%;1991年-2000年為0.4%;2001年至2009年為1.6%。中國糧食的產量難以大幅提升主要受制於城市化及工業化令耕地面地不斷減少,其次是過度使用化肥令超過35%的土喪受損,三是極端天氣頻繁出現,這與內地近年著力發展代工產業致使環境飽受污染有關。若上述情況沒有改善,中國在未來十年必定出現糧食危機。

雖然近年來內地加大了對農產品的科研,種植技術的提升令國內的總體產量仍可維持增長,然而再高的技術也不可能令一畝地產出天量的莊稼吧?而且隨著內地的人口及經濟的發展,對糧食的消耗量亦會加速上升,使需求的增長超過供應。中國目前人均年消耗糧食約392公斤每年,仍遠較已發展中國家的600公近為低,假設未來十年內地的人均消耗量可以追上發展中國家水平,中國人口在2020年亦達峰值的16億計算,年糧食消耗量將達到9.6億噸,與2009年的數據比較,供應需要以年複合增長5.7%才能應付需求,而過往9年的產量複合增長卻只有1.6%,要大幅提速2倍相信有一定的困難。就算把人均消耗量下調至500公斤,十年後的年糧食需求量亦達7.84億噸,年複合增長3.8%,產量要趕上需求仍不是易事。

此外,隨著城市化及工業化的高峰期將至,中國耕地面積將因建設需要而於2015年及2020年分別由現在起計累計減少160萬公頃及250萬公頃,中央的18億畝土地紅線在未來十年將會備受考驗。

雖然領導人仍強調中國在糧食的問題上可以自給自足,並經常把以全世界7%的耕地養活22%的人口掛在口邊並引以為傲,但現在確實是到了值得我們關注的時候。糧食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也非貨幣政策可以解決的問題,處理不好會造成國家動蕩,危及政府的統治。試想想若每天也要挨飢抵餓的話,誰會聽你說話?不反你才怪。明年是十二‧五的起始年,小弟期望可以看到領導人在這方面有實際的行動,否則大家現在就真的要在趁有得吃時,多吃兩碗飯了!

在投資方面,由於糧食供應不足是一個長期的問題,農業股的前景值得憧憬。可惜在港上市的農業股並不多,小弟比較欣賞的仍然是近年積極轉型發展上游農業的(0197) 亨泰及(0904) 中國綠色,而其他從事化肥的股份則較為看淡,因為為了保護土壤,內地未來有機會限制使用化肥,為一眾化肥股添上變數。所以若有興趣乘這個糧食危機大勢的朋友,最好還是投資一些從事上游業的股票或買地務農去。

source:CTM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本網頁屬個人網頁,文章屬轉載及引用文章,出處自澳門流動社區財經金融版主buffetfans的文章,敬請留意。
BAIKINMAN-DOKINCHAN
股市趨勢的根源:*資金成本 *貨幣供應 *估值 *市場情緒 *經濟環境 *大企業盈利表現*市場心理預期
市盈率高低,跟抗跌力高低沒有任何關係,投資者看的是企業盈利的穩定性及增長潛力,相對他們付出的價錢,是否認為物有所值。
股票的利益是忍耐的報酬,賺錢十分一靠聰明,十分九靠忍耐
你可能艱苦經營而取不到成果,一次非常偶然的決定性機會才重要
選股準則::投資前, 首先需要區隔開那些是屬於買不得的老千股或垃圾股, 其次便是選擇那些是受惠未來發展趨勢的股票, 最後便從中選擇那些是值得買入的, 例如以預期估值及盈利增長、是否具有估值向上重估的催化劑、行業吸引力度、管理層能力和往績、公司的行業地位和經營模式、TA等等準則進行選擇。
入市前應先確認個 ,步驟如下:確認大市強弱確認相關股份板塊強弱 確認個別股份強弱 /估值/前景